拉巴次仁将青春奉献给藏医药 让光彩在高原绽放
【中国制药网 人物访谈】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藏医药在长达38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博采天地之长,无数个有识之士投身其间,无数个有识之士的青春奉献于此。西藏山南市藏医院副院长拉巴次仁就是其中一员,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探索藏医药这个神圣的领域。

西藏,在这“世界屋脊”上,除了阳光下庄严的红墙,酥油灯掩映的经堂,还有蓝天白云、雪山草地、苍鹰骏马、牦牛羊群,处处是流动的美,处处是风情的画,充满壮美,充满神秘。
这里是举世闻名,信仰的天堂,旅游的圣地。然而,去过这片神奇土地的人们,最深的体会就是高原反应,就是生存的极限。
在这人类生存的极限地区,藏族人民是如何保障他们的健康而繁衍不息?答案是藏医药。藏医药对高原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和生产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藏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疾病也较多发。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以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藏族群众在广泛吸收、融合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藏医药体系,并在预防保健、疾病诊疗、调理康复等各项医疗活动方面形成了独到的技术,在中国传统医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人杰地灵崭露头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拉巴次仁出生与西藏山南地区。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同时也是藏民族的发源地、藏文化的发源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山南因拥有众多个"第一"而被公认为"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如西藏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第一部经书——邦贡恰加;第一部藏戏——巴嘎布等,均诞生在山南。
人杰地灵。
在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山南地区,拉巴次仁耳濡目染,深知勤奋好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也是育人成才的重要条件。
1977年9月至1982年7月,拉巴次仁就读于原山南地区第一小学。此时的拉巴次仁幼学壮行、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早早便体现了自己的学习之才,每个学期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1982年9月,拉巴次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原山南地区第一中学读初中。
1985年9月,拉巴次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原山南地区第一中学读高中。
1988年9月,拉巴次仁再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本科),并于1993年7月顺利从该学院毕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11年以来,拉巴次仁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学习。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毕业后,拉巴次仁到原山南地区藏医医院内科工作。他对前来就诊的病人仔细询问病情,对把不准的病例向院里资深的医生请教,或翻阅大量藏医书籍,进行学习借签。面对医生少患者多的情况,拉巴次仁总是加班加点地为病人服务,每天都是送走最后一名患者后才下班,。
在山南地区藏医医院内科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拉巴次仁以理论结合实际,勤记录、勤总结、勤实践,积累了扎实的藏医临床经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2000年,凭借其高超的医术,以及其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的作风,拉巴次仁被选派到北京藏医医院工作。此次,拉巴次仁将毕生所学所知的藏医药推向了全国,让更多人了解藏医药,让藏医药医治更多病人。
在积极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拉巴次仁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在《雅砻医学》、《雪域藏医药》、《中国藏医学》、《藏医教育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精华失调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原理初探》、《研习藏医放血、火灸疗法之杂感》等论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此时,在山南乃至西藏,拉巴次仁的名字已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弘扬文化传承瑰宝
在山南,寺庙辉煌、经幡招展、喇嘛诵经、信徒膜拜;在山南,一个个村庄,一块块农田,一片片牧场令人神往;在山南,处处是温馨、典雅、明媚、绚烂。
这美好生活的背后,拉巴次仁深知离不开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昌盛。在学习藏医药理论的同时,拉巴次仁不断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和指导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党对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及政治理论水平,坚定政治信念,在党的理论指引下,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作为一名党员,拉巴次仁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自参加工作以来,拉巴次仁一直在从事临床一线的工作。在业务工作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新业务知识。他努力把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推广应用到临床一线,不断温习与总结已有的藏医药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技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全部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解除患者的病痛。
虚心令人进步。拉巴次仁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青年。在医院,拉巴次仁虚心地向老藏医专家和同事请教。
在西藏山南市藏医院已故名老藏医专家加央伦珠和嘎玛群丹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拉巴次仁刻苦学习并全面掌握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例的藏医诊治方法与技术,尤其在各位老师的亲自带教下学习并完全掌握了放血、火灸、药浴等藏医五械外治疗法和泻治、涌吐等五业疗法的操作规程和药物配剂方法。
自2008年10月份开始,拉巴次仁师从老藏医格桑平措主任医师,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继承导师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
跟师期间,拉巴次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严守医德医风,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遇,遵从导师的学习要求,在导师学术思想的指引下,努力钻研医学知识,不断总结与学习继承导师的学术经验,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在导师不辞辛劳、言传身教的指导下,拉巴次仁基本继承了导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技术与理论水平,坚定了弘扬藏医药文化、服务广大患者的信念。
2011年,拉巴次仁入选山南地区首批领军人物培养计划名单。
2008年至2011年,拉巴次仁取得第四批全国名老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硕士资格。
2012年,拉巴次仁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藏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考评小组的考评,同时顺利通过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与西藏藏医学院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圆满完成了跟师学习任务,获得了出师证与临床硕士学位证及优秀结业论文证书。
目前,拉巴次仁能够独立开展藏医五械、五业等特殊疗法,并能带教下级医师,能够独立承担与处理各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及危重病例的抢救工作,积极传承了藏医药文化的精华。
(来源:扬子晚报网 记者:龙代洪 赵必会 杨学强 通讯员:扎西次仁 原标题:让青春的光彩绽放在雪域高原)